简单扼要的回答是——
不应该,不行,也不配
旅游产业说白了,就是一句话——拉人过来消费。
合肥既然要拉人过来消费,那么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回答——
能提供什么旅游产品??
目标客户是谁??
说白了就是——拉谁过来??人来了消费啥??对于合肥来说,这两个问题都是没法回答的。
一个食住行游购娱均极为平庸的城市,能让人有什么消费欲望??
能吸引来啥样的客户??差旅型,消遣型,观光型,还是省内省外国际??几乎都不是。
合肥能提供什么旅游产品??
我可以说,99%的合肥人去过的合肥景点没有我去过的多。
我对合肥景点最大的看法就是——特色不鲜明,景点不聚集。
特色不鲜明,上面也说了,食住行游购娱均极为平庸。
既然问题是合肥是否应该考虑发展旅游业,那么我默认题主是对合肥是有所了解的,这个极为平庸我就不多论述了,大家都懂。
平庸之外,合肥旅游还有一个极为致命的弱点,景点不聚集。说白了,就是——
有景点,无景区。
这个问题,合肥市领导是明白的,看合肥各种场馆往哪里堆就知道了。合肥现在主推大湖名城,那就把能吸引人的东西都往巢湖边上堆,先造出来一个景区再说。
还有酒店什么的就不多说了能逛的地方必须堆在一起。否则我人来了一是去哪里,二是干啥,起码有个地方能逛上半天,是吧??
对于旅行社来说,最好的做法就是把游客打包成一团,集中送去集中拉回,吃住能省则省,尽量节省成本。但对于城市来说,吃,住,购,娱,才是拉动消费的大头啊。
比如一个旅行团,住得差,吃的差(因为旅行社要削减成本),来某个城市,赶着从一个景点坐车到下一个景点,在旅游宰客店买了一圈,最后走了,城市获得了什么??就一点门票钱和宰客店的一点税收,没了。
而自由行的游客,来吃好的,住好的,买好的,那么拉动的消费可不止那点破门票钱了。这是杭州几十年前就明白的道理,游客来西湖,吃住购爽了,杭州自然也爽了。
那么首先,游客要愿意来是不??然后是愿意逛。一个城市如合肥这般一个景点一个景点零零散散,游客还要自己跑,就会给游客一个坏印象——个破城市谁来旅游谁XX。
合肥现在是明白一点了,千万不能让游客来回坐车,看三十分钟破园子,再坐车去下一个地方。
然而合肥20年前的思路可不是这样,那时典型的面向旅行社规划。
徽园是景点,不是景区像徽园这种地方,典型的面向旅行社规划的产物。除非有其他理由到了附近,顺带去逛一下,或者说跟着旅行团,来看了一圈,再上车去下一个景点——否则根本没人愿意去。一破园子还冒用徽州的名头,挂徽头卖肥肉,典型的文化挪用。
话又说回来,看到现在大湖名城,湖边规划了一堆东西,景区算是像模像样了,是不是觉得合肥还不错,至少知道要打造景区了,而不是一个个零零散散的破景点,对于自由行游客来说,可以规划出来一两天专门来玩一下??
错!!
所谓一步错,步步错。合肥想明白的太晚了,合肥在发展滨湖之前,做过一次规划,最重要的两个场馆不在滨湖!!
在规划天鹅湖板块的时候用了名人馆、美术馆、规划馆……这一堆破烂玩意,再好也不能代替历史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(地质博物馆)。
一堆烂馆加起来不如一个高等级博物馆而这两个馆,是省会最大的可支配旅游资源。
说白了,不是所有的省会都有一个西湖这种天赋条件,但每个省会都有一个可以建设在任何地方、天然吸引省内外游客的高等级博物馆。
然而,合肥在规划政务区的时候,就用掉了……
政务区本身就是一个奇葩的概念,哪个城市会搞个政务区啊,不愧为概念炒作先进市。既然合肥喜欢代表安徽对标江浙,那么就对比一下南京杭州的。
杭州两个馆,其中一个在西湖南京博物院在钟山景区附近无论是南京,还是杭州,博物馆都是更加接近吸引人、更自然的地方(钟山、西湖),就是在一个景区内。让游客消耗更少的精力,获得更多的体验。
第一游客集中,不对城市交通构成压力,第二也更消耗游客时间。
设想一下,一个游客花了一个小时到达A景区,游览2个小时逛完,附近也没啥能去的地方,又要花1个小时回去——这游客肯定觉得吃了大亏,痛骂一句个破地方有啥好去的,自己真是傻逼了!
然而合肥到处都是这样,景点太太太散了。
说实话,在合肥,省博选址在哪里,几乎都比在这里更好。
放大蜀山边上,或者放逍遥津-步行街-包公园边上,都可以帮助这些地方打造成连片景区,而非去之无趣,功能单一的的孤立景区。
个人看法,安徽博物院最好的位置是——大东门附近的省委大院。(非居民小区,拆迁方便)
首先逍遥津、包公园、步行街被联动成了一个景区,同时满足食购游的需求。
其次对周边万达广场、银泰、百大等购物中心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而且帮逍遥津“升档”了。外地人耳闻过的合肥景区很少,逍遥津、包公园算是少数几个。
我见过去过逍遥津,骂骂咧咧回来的外地人太多了,我也太了解他们的痛点在哪里了——就TM一个市民公园而已!还不如省内某些县城的。但是有了省博之后,那档次就不一样。安徽博物院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,合肥在规划的时候根本没考虑怎样转化为消费!
这一点,其实杭州的新馆就考虑得特别清楚。
杭州的博物馆附近,吃饭购物场所很多反观合肥,我用了更小比例的地图,因为同比例尺下,周边全是小区,小区,小区!
合肥的省博,淹埋在小区之中就以我自己来说,在杭州我跟别人约,经常去浙江博物馆武林馆,介绍一圈,然后去吃点东西,看个电影……
在合肥我带人去过一次博物馆就没再带人去过第二次,再去都是自己去。
再看下武林馆这栋楼吧。
其实很多东西都没显示杭州在促销费的时候,合肥在想着卖地——这附近也确实是合肥房价高地。
两地差距也不仅仅是天赋不同。
其实想来,可能合肥早期真没考虑过自己还能大搞旅游,自然不会像杭州一样去琢磨怎样更好地利用旅游去促进消费,这实在也不能全算是合肥的问题。合肥的旅游天赋很差。
几乎没啥人会为了大圩葡萄,陶楼桃花节专门来合肥一趟。也没人为了看长丰、肥西肥东的垃圾仿古镇、内陆休闲农庄特意前来拜访。
这些地方的意义就是,提供给肥市的皖省打工仔、学生仔一个消遣周末的去处。
或者说,路过合肥或者有事需要在合肥停留2天,有个能逛逛的地方。
合肥当然也在发展旅游业,目前合肥旅游最大的动作就是在巢湖半岛。这里原来算是滨湖景区的延伸,是个城郊自驾游的去处,现在在打造健康产业,准备吸引一批养老人士休闲生活。
当然,合肥作为省会,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有很多“保底”的旅游者——比如说,商务旅游者。
这些人会让合肥看起来发展也不错。但是这些游客,说白了,淮南是省会,他们去的是淮南。池州是省会,他们去的是池州。合肥就是不投钱,该来还是回来。
这是在杭州所以,对于旅游,合肥唯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——
尽快修好城际铁路,给皖西南的六安、安庆引流吧。
对于旅游本身,合肥真不用考虑太多。
合肥市是否应该考虑发展旅游业?
一、环巢湖旅游区对合肥经济有什么影响?
合肥未来的脸面你说有没有影响?
二、环巢湖有哪些景点?
环巢湖旅游大道指的是环绕巢湖一周,总长154.041公里,从巢湖东岸的巢湖市区湖光路起,沿着湖北面堤岸一直向西,经过中庙,穿过滨湖新区,再向南,经过肥西,过三河、庐江,再沿巢湖南岸的316省道,回到巢湖市湖光路,形成一个围着湖的“心”形道路。
环巢湖旅游大道串联巢湖旅游的“五区十景”。“五区十景”指的是滨湖新城片区、中庙观光区、半汤养生度假区、汤池休闲度假区、古镇观光区这“五区”,还有名湖、名泉、名山、名人、名馆、名洞、名镇、名寺、名圩和名城这“十景”。
沿线景点∶
龟山湿地
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
槐林湿地
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
滨湖国家森林公园
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
东庵森林公园
半汤
汤池温泉
牛角大圩
三、环巢湖旅游大道的介绍
环巢湖旅游大道指的是环绕巢湖一周,串起沿途旅游风景区和城市的公路。环巢湖旅游大道总长154.041公里,这条大道从巢湖东岸的巢湖市区湖光路起,沿着湖北面堤岸一直向西,经过中庙,穿过滨湖新区,再向南,经过肥西,过了三河、庐江,再利用湖南岸的现有316省道改造,再回到巢湖市湖光路,形成一个围着湖的“心”形道路。
四、合肥市是否应该考虑发展旅游业?
当然要发展,发展本地短途休闲旅游为主。省会特色的文化旅游为辅。
短途休闲,周末市区一家人开车去郊区爬爬山,游游湖,吃吃土菜,洗洗温泉。
各地居民带孩子来省会看看博物馆,科技馆,动物园,植物园等等然后逛逛街吃吃喝喝买买东西。
旅游并不一定要名山大川。模式很多。
五、环巢湖生态示范区 有哪些项目
共113个项目,投资超百亿的有两类:
1.水利项目34个,总投资142.6亿元,主要对示范区的部分河道进行水利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,包括派河、兆河等13条入湖河流治理,南淝河下游河道治理,环巢湖防洪大堤建设等,实施降低入湖负荷的生态河道、减少灌溉用水的节水改造、增强湖泊自净能力的生态调水、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源地涵养保护等工程。
2.总投资122.9亿元的交通项目41个,主要涉及新建、改造约245公里的各级道路工程,包括部分国、省干线公路改建。
3.环境治理项目共19个,主要涉及污水处理工程、污水管网工程、湿地保护等;绿化造林项目3个,包括植树造林33万亩,城市绿化1200万平方米等;10个拆迁复建小区建设,总建筑面积达219万平方米;2个农业结构调整项目,主要建设温控大棚、蔬菜基地、水产养殖基地、休闲农庄等,总面积约49万亩,投资78亿元。土地整治项目4个,涉及38.11万人,覆盖董铺和大房郢水库水源地、庐江县温泉汤池、新桥国际机场周边和长丰县、肥东、肥西6个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