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19日,总书记在视察敦煌莫高窟时强调,要“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,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”。领袖的嘱托和重望,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指明更加清晰的方向。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化和高科技手段,唤醒历史记忆,让敦煌文化从古老走向未来。
每年的5月到10月,是敦煌旅游的旺季,莫高窟景区游客接待量几乎每天都达到承载上限。怎样在充分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,提升游客体验感、满足人们对莫高窟的向往,敦煌研究院找到了平衡点。
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:
我们现在数字展示中心内,让游客来体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壁画艺术的精美之处,在游客看了以后就有一个基本的对敦煌的了解,然后再到实体洞窟参观。这套模式不仅仅是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,而且我们也是创造出了一种在一天内分时调节游客数量,创造出这样一个经验和一套做法。
想要让游客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,必须依靠最真实、最精准的数字采集做支撑。这是一项繁复艰巨的工作。在开凿于初唐时期的341号窟内,数字采集工作正在进行。
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院所工作人员张涛:
目前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我身后这堵墙,他是有1260多张照片组成的,我们可以用现在的数字化技术,让每个细节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,可以放大好几倍,对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都会有很大的价值。
这几年,敦煌研究院在文物数字化领域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坚实,“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”的上线,为海内外学者、文化爱好者以及艺术创意者打造出“一站式”的敦煌文化共享共创平台。
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小胜:
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290个洞窟壁画的数字化采集工作,覆盖面积达2.6万平方米,也完成了180十多个洞窟壁画的拼接,并且对彩塑、大遗址、空间结构都进行了数字化工作。现在对于敦煌石窟壁画来说采集已经超过一半了,这也是一个非常欣喜的成果。
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中,古老的敦煌艺术正以多种方式走出石窟、走向世界,为提升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、加强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交流互鉴、增进民心相通、共同构建人类网络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。
▌责编:武子涵蔡晖
▌主编:丁建雄
文章来源:推荐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