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州(百科)-中国古代行政区划

幽州
幽州百科,此词条收录于,仅供参考

   幽州作为古代行政区划,名称来源有多种,一是作为十二州之一由尧舜设置;二是因为在方位上位于东北,以“幽冥为号”,所以称为幽州;三是根据《山海经》里的幽都山而名。幽州在不同时期的治区虽有所变化,但其核心区域始终大致相同,即今北京部分地区。

   关于幽州有据可考的信息最早见于《周礼·职方氏》中,“东北曰幽州,其镇山曰医巫闾”,此时幽州的地域范围包含辽宁、河北(含北京、天津市)、山东北部地。春秋战国时,幽州所处之地为燕国,至秦灭六国,幽州之地有广阳、上谷、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、辽东六郡。西汉武帝时,幽州作为行政区划正式成立,为西汉十三刺史部之一。此时的幽州在历代中辖郡县最多、面积最大、地域最广。辖九郡一国一百六十二县,辖境大至处于今河北省北部、辽宁省西南部、朝鲜北部地区。东汉时,幽州下辖十郡一国,面积较前代大为缩减。幽州自三国始,先后为魏国、西晋、东晋、后赵、前燕、前秦、后燕占据。

   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年),幽州改称为涿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,恢复幽州总管府旧制。玄宗先天二年(713年)为加强边境防御,特别是针对奚、契丹等族的威胁,设立了幽州节度使,后改称为范阳节度使。天宝末年,安禄山以范阳为根据地,发兵反唐,开启“安史之乱”。安史之乱后幽州割据一方长达150年之久。后唐清泰三年(936年),石敬瑭按约将幽州在内的十六州[a]割让给契丹。辽以幽州为陪都,称南京或燕京。此后,幽州作为行政区划不复存在。

   幽州作为十二州之一,作为从西汉存在至宋辽的行政区划,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军事价值。幽州由于重要的战略位置,不仅成为各方势力问鼎中原时的重要助力,更是抵抗北方民族南下中原的重要屏障。在此情形下,幽州成为边塞诗的源泉,成为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交点。有关幽州的战役和以幽州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历史上数见不鲜。高梁河之战、契丹攻晋幽州之战等战争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国家形势,而《燕歌行》《登幽州台歌》等文学作品时至今日仍被传唱诵读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本站联系邮箱:douxingdu02@163.co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