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因比历史研究

汤因比 历史研究

本文给大家介绍汤因比历史研究对应的知识点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一、怎样评价汤因比?

    建议看下汤因比晚年接受BBC访谈所写的《汤因比论汤因比》,能更加了解汤因比思想的形成过程。
    汤因比早年接受了专业化的古典学训练,并且也曾在学界任教。但是从其青年学生时代起,贯穿一生,他都是一个“反专业化”的学人。以史料充分与否或史实准确与否来攻击他的作品,其实都是无的放矢,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汤因比的追求。
    汤因比自己也坦言,自己受早年希腊罗马史诗以及基督教的影响很深,他写作的动机之一就是实现内心那种希腊英雄、或者旧约先知式的情怀。他似乎并不追求自己思想的现实影响,而是要把自己一生的智慧展现在上帝面前(受经世致用、修齐治平思想影响深刻的中国知识分子可能很难完全理解他的动机)。虽然这一点也常常被他的论敌拿来取笑诟病,然而汤因比写作所想要针对的读者,也绝不是当时那些圈子内的学人。理解这一点,对阅读他很重要。

二、怎样评价汤因比的《历史研究》?

    如果单纯是评价汤因比的话,需要放到整个战后西方史学的发展上看。
    战后的西方史学存在一个“重新定向”的过程。而重新定向所衍生的“旧史学”和“新史学”的概念,分别指代从historia(事实上这个词在早期就是“探查研究”的意思而已,更早可以追溯到historein,由logographer去践行)到兰克学派的所谓“叙述主义”史学,其主要的特点是,它以对时性(diachnonisch)的顺序跟踪这些行为,换言之,它只了解一定变量的时间,在这段时间里,后来的事件紧随先前的事件,并且通过它而为人所理解。
    而主要的方法论还是“文献史学”和“事件史学”。前者方法论上重视第一手史料的编撰和整理,形成史典;后者强调史学研究者客观的理解以及对于事件进行编排分析,做出一套逻辑。
    当然,由于社会学三大家的出现,社会学思潮一直在影响着历史学建立自己的基本框架,包括马克思对于阶级的界定,涂尔干对于分工的界定,马克思韦伯对于主权叙事和工具理性主义的界定,但是总体而言,叙事主义和强调超然而客观的历史学家角色一直是其强调的重点。
    但是深受“结构--功能”的范式变革过后,兰克学派的解释范式开始慢慢受到质疑,主要的质疑在于两个:
    1,忽视了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编撰影响这层关系。
    2,忽视了历史语境中社会生态的庞杂关系网络,而通过一系列大事记认为糅合成一套叙事,来讲述出来。
    于是新史学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种“总体史学”
    分化出来了两派人:
    一派试图往社会科学范式上靠,尤其是大量引入了当时时兴的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和人类学方法论,最著名的就是法国年鉴学派和英美社会史学派,最主要的特征是通过史料和跨学科的叙述,从史料去建构一套当时的“社会图景”,以及图景在是进程中的作用。
    这个路径在后来的“全球史学派”也继续延续了下来。
    而对于方法论的执着,也造就了70-80年代的”量化史学“,以及美国社会史学派,以及最近出现的美国的经济史学派等等。
    而这里面还分化出来做专门史的,特别是在女权主义批判的时期,所建立的“性别史“。
    而另一派拥抱了哲学范式,想建立一种“统一历史解释学”,汤因比的《历史研究》在哲学范式上基本上完全参照了柏格森的讨论范式。这实际上也就是当时哲学思潮的一种革新。在洛维特的德意志感觉论之后,尼采的哲学变革被普遍当做一种“生命政治”的起源,被引入到了探讨之中。而“生命政治”以及“生命冲动的外部环境”两个哲学概念进入到汤因比的历史解释学讨论中,就成了《历史研究》中对于“文明”这个有机体的界定。
    而这种探讨方式和战后人文社科学界对于二战中,德意志所爆发出来的极端狂热和集体无意识让人感到恐惧,这种恐惧包括德意志底层的狂人,中间阶层的麻木,以及上层阶级的政治野心。这种战后的反思成就了战后大部分学科所探讨的命题起源。
    所以说,汤因比建立《历史研究》实际上受到传统上德意志哲学发展中,洛维特开创的”精神史“的影响。那就是用比较强力的哲学范式和部分史料,去重构历史上某一个阶段的社会主流思潮和人民精神状态,以及这种状态与社群的相关性,即所谓的”生命政治“。于是柏格森的范式下,生命的政治有机体变成了”文明“,有机体中人类各阶级分化状况和主流精神思潮的导向,成了这个文明在历史命运中结局的解释模式。汤因比于是对于各个地区文明的发展进行了解读,并且结合了新黑格尔主义,马克思阶级论的一系列思想。而其宗教观对于”普世宗教“的观点,受了很多斯多葛派”理性宇宙论“和”宁静“的影响。
    在后来,罗杰·夏蒂埃在论述大革命史的时候,也算是承继了这一派的范式。严格来说,深受弗洛伊德主义和拉康主义影响的那派研究“身体史”和“精神史”的研究者,也可以算广义上的“历史解释学”路径。
    从这个角度来说,至斯宾格勒开始所实践的”历史解释学“路径的史学在整个西方史学,伴随着汤因比最后一代的努力,慢慢退出了主流视野。汤因比留下的是一种哲学范式在史学上的实践,也是论述视野上试图打破”西方文明论“的一次不算成功的实验,也是试图建立史学的普遍理论范式的一次实验。
    当然,这个实验已经破产了,在行为主义和社科方法论开始试图全面接管原来的西方史学的时候,汤因比的实验恐怕是成功揭示了西方”统一史学“话语秩序的解体。史学将开始变成开放场域,研究上也开始分层化和细节专业化,不仅仅是历史学本身研究的领域,而社会学,经济学,人类学,文化研究等等学科都会加入进来,并且都被承认为主流史学,这恐怕在汤因比之后,在西方史学有可能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了。
    后现代主义对于”文本“与”历史因果性“的批判,也是广义上的这一派,但是破坏力和建构能力,甚至于影响至今,也推动对于”历史“本身的变革。

三、怎样评价汤因比?

    他的思维方式比起一个现代历史学家,更像是古典时代的历史作者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本站联系邮箱:douxingdu02@163.co m